防沙治沙“新青年” 大漠深处“绘绿洲”

新闻探索 2025-09-15 04:38:52 122

立夏时节,新青年在乌兰布和沙漠深处,防沙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的治沙洲热点纵横成员们,身着浅绿色的大漠马甲,挥动着手中的深处铁锹,在风沙中栽种梭梭、绘绿沙棘等治沙植物。新青年不远处,防沙一排排嫩绿色的治沙洲幼苗与鲜艳的队旗交相辉映。

“今年3月中旬开始,大漠我们就在乌兰布和沙漠里压草方格,深处固定流沙;3月下旬开始植树造林,绘绿热点纵横预计持续到5月底。新青年”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队员、防沙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治沙洲今年突击队计划带领和指导周边群众,完成工程压沙和灌木造林9.3万亩,目前已经完成80%。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其中426.9万亩分布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20世纪50年代,面对较严重的荒漠化问题,磴口县成立第一代治沙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在沙漠中摸爬滚打、开渠栽树,探索出使用黏土、柴草固沙的方法。经过多年努力,突击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侧建起一道防沙林带,有效遏制沙漠东侵。

“沙漠里风沙大、昼夜温差也大,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植树造林本身是一个体力活,因此充满活力且体力好的年轻人始终是我们治沙队伍的‘主力军’。”何文强说。

从磴口县第一代治沙青年突击队成立至今,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加入突击队,接过防沙治沙接力棒,建设并守护着祖国北疆的“绿色屏障”。

如今,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共有42名成员,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有28人,占比达到66%,是一支充满朝气的治沙队伍。

“随着防沙治沙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的队伍分工更加细致,成立了科技创新组、技术指导组、宣传报道组、资源保护组。”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队长、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局长吴彦杰介绍,各小组分别肩负着防沙治沙技术创新、技术指导、新闻宣传、林草资源保护等重要任务。

在治沙青年突击队中,“90后”王丹阳是科技创新组的一员,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的科研人员。

5年前,王丹阳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毕业后,来到防沙治沙一线工作。“测量沙生植物生长状况,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是我经常要做的工作。”王丹阳介绍,筛选出生命力顽强、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沙生植物,是防沙治沙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除此之外,王丹阳参与的另一项工作是野外调查。“通过调查植物群落多样性,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沙治沙。”王丹阳说。

如今,越来越多像王丹阳一样的青年人才,加入治沙青年突击队,扎根祖国西部防沙治沙一线。他们将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治沙实践,研发出荒漠原生树种造林、高压水打孔造林、冷藏苗避风造林等新技术,在创新中绘就“绿色画卷”。

在一代代治沙青年突击队与当地群众的不懈奋斗下,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0.04%提高到目前的39.1%,全县年沙尘日数由20世纪90年代的23天减少到现在的8天左右。

前不久,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项荣誉是对队员们辛勤付出的肯定,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继续用心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何文强说,接下来,突击队还要用好科技治沙手段,坚定信心,百折不挠,用青年的活力与智慧让更多绿意在祖国北疆大地上铺展、延伸。

本文地址:http://mip.pcclzzc.com/html/575f7549867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施政报告前瞻/“租置计划”研重推 助基层圆置业梦

长图丨教孩子远离危险学会自护,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用文艺演出传播中华文化内涵

【光明云说法】种植牙未按承诺使用指定进口材料,医院是否应当返还治疗费?

人民网评:干群同心,形成战胜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