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蛋”真的无菌吗

新闻要闻 2025-09-15 04:32:10 22

近日,无菌蛋“无菌蛋是真的无菌否无菌”“无菌蛋是否比普通鸡蛋更安全”等话题引发消费者关注。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相关产品发现,无菌蛋资讯解读所谓“无菌蛋”通常指可生食鸡蛋,真的无菌一般指经过巴氏杀菌以及严格加工处理的无菌蛋鸡蛋。不少售卖可生食鸡蛋的真的无菌介绍页面声称,鸡蛋经过清洗消毒、无菌蛋风干喷油、真的无菌紫外线杀菌、无菌蛋检测喷码等多道工序处理,真的无菌产品可追溯,无菌蛋承诺“沙门氏菌不得检出”。真的无菌

经过严格处理的无菌蛋可生食鸡蛋,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就一定是真的无菌完全无菌的“无菌蛋”吗?事实并非如此。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解释,无菌蛋资讯解读“无菌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菌,通常特指“沙门氏菌不得检出”。沙门氏菌是引发全球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在我国也位居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前列。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易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除了沙门氏菌,鸡蛋还可能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李斯特氏菌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从卫生控制的角度看,虽然“无菌蛋”污染致病菌的概率远小于普通散装鸡蛋,但风险不可能为零。“即使出厂时达标,鸡蛋在运输、储存、制作等环节仍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钟凯说。

另一个常被消费者忽略的关键点是苛刻的储存条件。记者注意到,可生食鸡蛋包装上明确要求“冷藏储存”,并标注“宜生食期限”通常为距离包装日期15天内(夏季可能缩短至7天)。超过此期限,商家和专家均建议充分加热后食用。

虽然生鸡蛋或者溏心蛋的风味独特,但从安全性或营养吸收的角度来看,并非最佳选择。鸡蛋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和抗生物素,这两种物质会影响营养吸收,需充分加热才能被破坏,因此生鸡蛋的消化吸收率仅约为白煮蛋的一半。

专家提醒消费者,即使购买了“无菌蛋”,也需注意食物储存、制作过程中的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否则“无菌蛋”到家也可能变成“有菌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养成安全的鸡蛋处理习惯比购买可生食鸡蛋更重要。

范志红建议,如果购买的是表面未经过消毒处理的鸡蛋,将其放置冰箱里储存时,应注意将鸡蛋放在盒子或者袋子里,与其他食物隔离开,避免污染到其他食物;在取用生鸡蛋后,要马上洗手,再去处理其他食物或者接触碗盘筷子;打开的鸡蛋壳应直接丢进垃圾桶,避免污染操作台面或容器,给致病菌留下污染和增殖机会。(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倩)

(责任编辑:施晓娟)

本文地址:http://mip.pcclzzc.com/html/752f7829846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清华数据大讲堂丨黄丽华:数据要素流通与数据市场建设现状及问题初探

主动拥抱AI 提升育人质量

从肩挑背扛到水管上山,湖北丹江口柑农收入翻番

【抗日战争史上的今天】6月20日:武(安)沙(河)公路破击战开战

社评/高标准反恐演练 全力守护香港安全

友情链接